近日,中国化学物理动力工业协会发布了2014年中国电池行业出口数据。数据显示,香港是中国电池产品最大的转口港,2014年对香港出口金额为26.36亿美元,占中国电池出口总额的24.33%。2013年对香港出口25.33亿美元,同比增长4%。
美国是中国最大的电池市场,2014年对美国出口金额为15.22亿美元,占中国电池出口总额的14%。2013年对美国出口11.12亿美元,同比增长37%。日本是中国第二大电池市场,2014年对日本出口4.7亿美元,占中国出口总额的4.33%。2013年对日本出口6.1亿美元,同比下降22.9%。近年来,印度是中国电池产品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2014年,对印度出口额为3.48亿美元,占中国出口总额的3.2%。2013年对印度出口4.55亿美元,同比下降23.5%。
近日,工信部,电子信息处处长刁世景出席了由中国电子科技委, 工信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工信部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电子装备总公司、中国电子新能源(http://)举办的会议。在由10014.com/研究院共同主办的2015中国锂离子电池产业与技术高峰论坛上,有人指出,中国已成为全球领先的锂离子电池制造基地和出口国。锂离子电池是重要的电子基础产品,也是新能源和新能源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电力和储能系统等领域。
2014年,中国锂离子电池产量约为400亿瓦时,比2013年的337亿瓦时增长了12%。锂离子电池累计产量约为52.9亿节天然电池,较2013年的47.68亿节电池增长约10.95%。销售收入约700亿元,较2013年的650亿元增长10%。综合考虑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关键制造设备全产业链,2014年锂离子电池工业总产值约950亿元。2014年,中国消费类、动力类和储能类锂离子电池的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78%、18%和4%。
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锂离子电池制造基地,产量已占全球的30%以上。但整体来看仍处于产业链低端,高端动力与储能电池差距较大,是制约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的瓶颈。锂离子电池应在安全性、耐久性、使用寿命、成本和便利性方面不断提高。随着移动设备、电动工具和储能的快速发展。
全球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迅速增加,带动了锂离子产业的发展。根据研究,未来五年,锂离子电池的市场需求仍将以近50%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18年,全球总需求量将超过3.85亿千瓦时,是2013年的7倍多。已经超过铅酸电池,成为使用最多的二次电池产品。产业规模方面,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至2013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从56亿美元增长至14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1%。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为422亿美元,未来十年复合年增长率预计为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