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力车辆的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电力系统的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在保证能源密度和延长续航里程的前提下,提高其安全性和延长其使用寿命,是全世界汽车工业所关心的问题。十月十三日,在浙江湖州召开的第11届世界电动汽车新能源技术大会(ABAA11)上,各国汽车工业的工程师与政府官员就车用锂电池的发展进行了探讨,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能源密度和安全要平衡
“目前,电池在安全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电池安全性的研究,提高技术水平。”就像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所说,电动车在使用过程中所出现的安全隐患,对整个行业都是一种警示,需要不断提高技术和安全性能。中国汽车业协会副会长叶盛基表示,在现阶段,锂离子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保证其安全性的同时,积极地满足用户对充电速度、续航里程、循环寿命等的要求,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国家对动力电池的各项性能都有严格的规定,而且还给出了能量密度、成本等参数。叶盛基表示:“能源密度与安全是动力电池发展的关键,也是目前世界各国的动力电池行业所面临的问题。”
“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锂解质和热量,如果电池过热,电池会发生爆炸、自燃等危险。然而,汽车用电池以提高续航里程的高能源密度,是汽车工业的一个共同目标。所以,我们必须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技术,进行更多的创新。”孙世刚,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的一位教授,对《中国汽车报》说。实际上,为了保证电动车的安全,各国都在努力提高技术水平。欧阳明高说道,他们目前正在进行隔膜技术的研发,以提高动力电池的热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其安全性;日产首席执行官 AtsushiOhma还表示,尼桑公司采用了胶合剂提高了电池的稳定性;奔驰公司的主管安德雷斯·亨廷纳奇表示,他们正致力于用橄榄石做碳图层,以改善电池的性能,并使其结构保持稳定。但由于其化学成分复杂,使用起来也会遇到一些新的问题。
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提高能量密度,延长循环寿命,降低成本,是世界各国电力部门持续努力的目标。为此,世界各国的汽车工业都在创新研究方法、材料工艺、管理理念等方面进行创新,以期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其性能,从而达到更好的适应市场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