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锂电池行业骨干企业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海外布局的加快,龙头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全球市场逐步打开。目前,中国锂电池进出口顺差稳步扩大,为中国锂电池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0-2019年中国锂电池产量及同比增速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CCID智库,2020年5月
加强投资
骨干公司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中国锂电池行业的骨干企业高度重视创新能力建设,加大了研发力度。投资保持高速增长。CATL研发公司2019年d投资达到29.9亿元,同比增长50.3%。较2018年增长近30%,占公司2019年营业收入的6.5%。宣高科技投入5.9亿元用于研发;d 2019年,同比增长19.2%,占当年营业收入的11.9%。2019年,R & amp负极龙头企业贝特瑞的d支出为2.4亿元,同比增长29.9%,占当年营业收入的5.4%。
CATL、郭萱高科、天金李绅等公司相继开发出能量密度超过300Wh/kg的单体三元电池。我国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已超过190Wh/kg,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9年,中国锂电池行业的两大龙头企业CATL和比亚迪相继在电池分组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CATL推出了新的CTP(CellToPack)高集成动力锂电池开发平台,而比亚迪专注于“刀片电池”。两家公司从不同角度提高了电池组的体积利用率,增加了系统的能量密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强全球布局是中国锂电池行业的重要目标之一。一方面,国内动力锂电池企业和关键材料供应商加大了拓展国际市场的力度,并取得了显著成效。CATL、郭萱高科等国内动力锂电池企业逐步进入欧美新能源汽车企业供应链,厦钨、贝特瑞、上海恩杰等关键材料生产企业也成为三星SDI、LGChem等国际锂电池巨头的供应商。另一方面,中国锂电池产业链上的很多企业都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通过各种方式加强海外布局。如远景能源收购日产AESC动力锂电池业务控股权,CATL欧洲工厂正式开工建设。福能科技、蜂巢能源、微宏电力相继表示将在欧洲设立动力锂电池工厂。天赐材料、新舟邦、先锋智能计划分别在韩国、波兰、瑞典设立全资子公司。
为了在动力锂电池市场占据领先地位,CATL专注于动力锂电池领域,立足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步打开国际市场,先后进入TSLA、本田、现代、丰田、沃尔沃、大众、捷豹路虎、标致雪铁龙、奥迪等国际品牌的供应链。2018年,CATL超过松下,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锂电池供应商。2019年,其动力锂电池的出货量和销量达到40.3GWh,同比增长90.0%。凭借在动力锂电池市场的出色表现,CATL也不断缩小与LGChem、松下等行业巨头的差距。2019年,CATL锂电池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6.3亿美元,同比增长50.1%,位居全球前五大公司之首。CATL锂电池业务与排名第一的LGChem的差距约为16亿美元,较2018年明显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