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生产厂家_18650锂电池组_聚合物锂电池-深圳冠力达电子有限公司
动力锂电池价格为什么不断上涨

  动力锂电池涨价的远不止六氟磷酸锂。西部证券在近期发布的研报中称,电池级碳酸锂当时的市场价格为8.95万元/吨,较今年年初上涨66.30%;氢氧化锂市场价格为7.98万元/吨,较今年年初上涨50.71%。这些上游原材料的短缺和涨价限制了电池企业快速提高产量的可能性。

  福特电池相关负责人也向记者《环球时报》证实了原材料涨价一事。该负责人表示,在上游原料端,以碳酸锂为例,近一年来其价格波动较大,六氟磷酸锂的价格也有一定程度的上涨。此外,锂矿、钴矿、镍矿资源多集中在海外,被头矿业集团垄断。电解液产量不足,扩产周期长,导致该电池原材料价格波动。

  有业内人士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电池荒的问题甚至可以追溯到产业链的上游,也就是动力锂电池最基础的原材料:——锂和钴。目前动力锂电池是两大技术路线: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两者都需要锂,后者需要钴作为原料。

  公开数据显示,锂和钴绝大多数储存在南美、大洋洲和非洲。中国仅占全球锂钴储量的2.4%和1.1%,相关原材料还得大量进口。受疫情影响,国际运输通道受阻,不仅导致部分物资运输速度降低,价格上涨,进一步加剧了国内汽车动力锂电池材料的短缺。一些国内电池公司已经意识到进口材料的不确定性,如CATL、蜂巢能源等公司正在开发无钴电池或钠离子电池。

  减少海外依赖

  面对“电池荒”,CATL、比亚迪、AVIC锂业、蜂巢能源和亿纬锂能等电池公司都宣布了扩大生产的计划。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多家动力锂电池企业有57个相关投资项目进行扩产优化,总投资计划超过3500亿元。在海外,LG化学、三星SDI、松下等公司也扩大了生产。

  虽然全球电池扩产的步伐正在加快,但招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部副总裁肖小川近日在接受采访时也强调,电池厂商扩产周期较长。按照主流厂商的扩张计划,从开工到完全投产需要18个月左右。另外,一线车企,尤其是外资和合资车型,都要验证锂电池产品的周期。

  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动力锂电池生产国。根据GGII公布的数据,2020年,全球前十大电池企业中,中国企业占据6席,分别是CATL、比亚迪、AVIC锂业、远景AESC、郭萱高科和亿纬锂能,合计市场份额为41.1%。在扩大生产的同时,国内电池行业的另一个趋势是加快减少对海外资源的依赖,更加重视国内供应。一位矿产供应商的消息人士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鉴于供应紧张、贸易形势复杂、原材料需求上升,减少对进口的依赖是今年的重要目标。该人士表示,从西部地区的盐湖中提取锂是保证供应链独立性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