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生产厂家_18650锂电池组_聚合物锂电池-深圳冠力达电子有限公司
锂电池工艺及锂电池生产流程

  锂电池的工艺流程

  锂电池的主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包括正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但如何将这些材料结合起来形成成品锂电池,需要一个复杂的过程,这就是锂电池的工艺流程。

  锂电池的正负极材料

  当两个电极的活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所需的电子必须通过外电路传输,这与金属腐蚀过程中的微电池反应不同。为了满足上述条件,任何一种化学电源都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电极电池的核心部分,由活性物质和导电骨架组成。活性物质是在阳极和阴极参与电流形成反应的物质,是化学电源产生电能的来源,是决定化学电源基本特性的重要部分。

  锂电池电解液

  电解液是电池的主要成分之一,起着在电池内部的正负极之间转移电荷的作用,所以对于一些离子电导率高的物质是电势。对电解液的要求是:

  (1)稳定性强。由于电解液在电池中储存时间长,必须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使储存过程中电解液与活性物质界面的电化学反应速率低,从而降低电池的自放电容量损失;

  (2)比电导高,溶液欧姆压降小,改善了电池的放电特性。对于固体电解质,要求它只有离子导电性,没有电子导电性。

  锂离子电池隔板

  放置在电池的两极之间。膜片的形状有膜状、板状、棒状等。其作用是防止正负极活性物质直接接触,导致电池内部短路。隔膜的要求是:

  (1)在电解液中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一定的机械强度,能承受电极活性物质的氧化还原作用;

  (2)离子通过隔膜的能力大,也就是说隔膜对电解质离子运动的阻力小。这样,电池的内阻相应降低,降低了电池在大电流放电时的能量损耗;

  (3)它应该是电子的良好绝缘体,并能阻挡从电极上脱落的活性物质颗粒和枝晶的生长;

  (4)材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常用的隔膜材料有棉纸、微孔橡胶、微孔塑料、玻璃纤维、水合纤维素、接枝膜、尼龙、石棉等。可根据不同系列化学电源的要求选用。锂离子电池对运行条件也有特殊要求,要求电压控制在2.5~4.2V/电芯。使用过程中电压过低会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充电过程中电压过高可能会导致爆裂。

  以下是锂电池生产的生产流程:

  1.电极浆料的制备

  主要是混合电极活性材料、粘合剂、溶剂等。一起,充分搅拌分散形成浆料。

  2.涂层

  将第一步制备的浆料均匀涂覆在集流体(铝箔或铜箔等)上。)并干燥溶剂。3.冲压极片

  将上一步制成的极片冲压成规定的尺寸和形状。

  4.薄板

  将正负极板和隔板组装在一起,涂胶后形成极芯。

  5.组装柔性电池

  将上一步制作的极芯放入打孔的铝塑膜中,完成顶封和侧封等。形成不注液的软包装电池。

  6.液体注射

  向软包装电池芯中注入规定量的电解液。

  7.电池密封

  电池内部的气体被抽出并密封在真空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