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行业的周期性已经让位于增长,未来行业的增长将进一步凸显。
在全球从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车转型、碳中和的背景下,新能源车和动力电池产业链的市场也是此起彼伏。对此,本周接受《红周刊》记者采访的国泰君安证券动力新产业庞钧文,首席分析师表示,动力电池及部分核心材料环节的盈利能力强于整车,这一趋势将会保持。
对于上游动力电池行业,他认为“投资价值”的排序为:上游锂钴资源、隔膜、电解液、负极、正极、铜箔。而且,“大型锂电池企业和隔膜电解液集中度高的环节,有望催生更多大盘股公司。”
动力电池的盈利能力将继续强于整车
电池龙-护城河in产品标准与管理
《红周刊》:目前市场对动力电池的重视程度高于新能源汽车。为什么会这样?
总的来说,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拥有完善的产业链,锂电池产业链的竞争优势非常明显。日,韩,等国家。几乎不可能有完整的产业链拥有来自上游的各种资源、材料和设备。包括下游汽车,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有很多成功的汽车,更多的日、韩厂商还在效仿美, 欧的车企做配套生产。因此,中国电池企业具有产业链完整、合作高效的优势。
但是锂电池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有着长期的工艺积累和传承,新的头部公司很难在短时间内与现有的头部公司竞争。更重要的是,现有的总公司通过扩大规模、积累经验,进一步巩固了地位,实现了强大而不变的实力。由此可见,锂电池行业的龙头企业无论是市场份额还是盈利能力都处于第一梯队。我认为动力电池龙头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仅会持续,未来还会持续增强。
因为每个电池的产量和手机不一样,电动汽车的电池在数量上非常大,就像成千上万个圆柱形电池一样,所以控制电动汽车的电池非常重要。我们可以看到,相对老的锂电池企业整个生产的标准化和控制水平已经很高了,而进入锂电池领域比较晚的企业的整套标准化管理和质量控制体系相对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