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生产厂家_18650锂电池组_聚合物锂电池-深圳冠力达电子有限公司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实施对铅酸电池行业有什么影响

       一、新国标的实施对电动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的影响


  下游电动自行车消费市场萎缩将影响铅酸蓄电池行业的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动自行车生产国和消费国,年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总产量和消费量的90%以上。新国标实施后,一方面是电动自行车的限速和防篡改设计;另一方面,满足新国标的现有产品型号少,消费者选择余地小,价格会大幅上涨,其中锂电池是最大的贡献者。以48V12Ah电池为例,锂电池成本比铅酸电池高300多元,功率越高,锂电池越贵。从目前国内电动自行车市场来看,电动自行车配备铅酸电池是主流。新国标实施前,市场销量最好的简易电动车均价在2000元左右,续航里程30-50公里。新国标实施后,为满足重量要求,同规格电动车必须配备锂电池,价格一般提高800-1000元。因此,一些消费者不愿意接受这种情况,转向汽车或摩托车市场。预计电动自行车市场将萎缩,产量将相应减少。在铅酸蓄电池的应用领域,电动自行车的应用比例最高。


       据统计,国内铅酸电池50%用于电动自行车领域。电动自行车消费者的流失会直接导致铅酸电池用户的流失。部分铅酸电池将被锂电池取代,铅酸电池行业的市场空间将进一步压缩。电动自行车的供应部件包括车身、装饰件、附件、电气系统、系统、电池等。为了满足新国标的质量要求,电池是这些零件中最容易减重的部分。锂电池体积小,重量轻,同等容量的锂电池重量只有铅酸电池的1/3左右。以48V主流电池为例。充满电后,装有铅酸电池和锂电池的电动自行车可以行驶30-40公里。在续航能力不降低的情况下,用锂电池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25Ah和48Ah铅酸电池将成为企业的首选解决方案,这将进一步缩小铅酸电池行业的市场空间。


  新国标实施后,与其他企业一样,也面临着市场萎缩、产品转型和竞争更加激烈的挑战。区别在于两家公司竞争优势突出。首先是产品和市场优势。两家公司的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都很高,市场份额相对稳定。2018年10月,超威推出了行业首款铅酸电池“超威New  Rubik  ' s  Cube”,这是一款重量轻、高能、体积小、安全阻燃的产品。其次是成本优势。两家公司在全国都有多个跨省生产基地,包括上游原料板生产,可以避免上游成本上升和下游电池价格下降的双重挤压。此外,这两家企业率先在行业内实行绿色制造,推广无镉产品,并获得国家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的资金支持。是首批国家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和电工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单位。通过建设绿色工厂、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和加强绿色技术改造,铅酸蓄电池的成本明显较低。最后,技术创新的优势。我们在原有铅酸电池产品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开发轻量化的新型电池,从而拓宽产品种类和市场,从行业同质化发展模式向差异化发展转型。对于这两个企业来说,新国标的实施可能会使它们在现有竞争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产业地位,甚至引领行业革命性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


  二、对未来2-3年工业发展的判断


  新国标的实施不会动摇铅酸蓄电池的市场领先地位。铅酸电池可以在电池类别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主要是因为技术成熟、价格低廉、安全性高,特别是与锂电池相比,铅酸电池的优点恰恰是目前锂电池的缺点。此外,天能、超威等龙头企业建立了完善的废旧电池回收渠道。如果锂电池在价格和安全性上无法超越铅酸电池,回收产业链不完整,就很难取代铅酸电池的市场地位。新国标的实施将对铅酸蓄电池行业市场产生冲击,但其主导地位不会发生根本改变。


       铅酸蓄电池产品结构将进行重大调整,领先技术企业将脱颖而出。随着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的实施,现有铅酸蓄电池的产品结构必须进行调整。在满足消费者对续航里程要求的同时,还需要减小体积和重量。这两个要求是矛盾的,意味着电池厂商必须突破现有的技术框架,开发更高能量密度的铅酸电池。这是对企业技术R&D实力的严峻挑战,只有具备技术优势的企业才能脱颖而出。


  一些铅酸蓄电池企业将加快向东南亚国家转移产能。在被调查的企业中,95%的企业是出口型企业,如一鼎供电公司,该公司有自己的品牌。产品出口地区主要是南美,北美和欧洲,由于电池产品数量多、质量稳定,订单式生产模式带来了相对稳定的经营效益。新国标对这些企业的影响不大,但不断增加的人工成本和更高的消费税正在困扰着他们。东南亚劳动力成本低,没有消费税,对这些企业很有吸引力。新国标的实施和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紧密合作的经济背景,将增强这种吸引力,促使部分电动自行车企业和铅酸蓄电池配套企业加快向东南亚国家的战略性产业转移。在此之前,深圳市雄韬电力科技宣布,它计划将铅酸蓄电池生产基地迁至越南


 


   三、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的强制性要求


  第一,是强制性标准。新国标前言中明确指出,标准的所有技术内容都是强制性的。在原标准中,只有最大速度、制动性能和车架/前叉总成的强度是强制性条款,其他技术要求是推荐性条款。


  其次增加了防篡改、防火、阻燃性能、速度提示音、充电器保护等技术指标。新国标明确规定,电动自行车的软硬件要有防篡改设计,防止未经授权安装或修改最大速度、功率、电压和踩踏能力,特别强调电机控制系统的防篡改设计。


  第三,限速已经调整。新国标要求电动自行车具有脚踏骑行能力,电动自行车最大速度有所调整。电力驱动时最大设计速度不超过25公里/小时,电力驱动时速度超过25公里/小时。电机不应提供功率输出。电机额定连续输出功率不高于400w,电池标称电压小于等于48V。


  第四,调整了车辆质量限制。根据新的国家标准,组装的电动自行车质量小于或等于55公斤。2018年7月,国家认监委宣布电动自行车产品管理由生产许可证改为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电动自行车产品大部分属于超标超重的电动自行车,实际上属于电动摩托车,应该纳入机动车管理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