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生产厂家_18650锂电池组_聚合物锂电池-深圳冠力达电子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行业竞争激烈,蜂巢能源能成为最后黑马?

  在新四化浪潮中,动力锂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一直受到业界的高度重视,所以谁能掌握先进的动力锂电池技术,谁就在未来的市场上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其中,作为拥有长城基因的公司,蜂巢能源可谓是动力锂电池市场的黑马,短短几年就进入了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市场的前十,优势不言而喻。


  一方面,大量核心骨干的汽车背景使得蜂窝电池从诞生之初就开始从品牌、技术行业人才等方面集中力量;另一方面,蜂巢能源在上海国际车展上推出行业首个创新日计划,无疑将进一步提升其在动力锂电池技术领域的品牌、行业、人才、产品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和领先能力。


  那么,为什么蜂窝能源发展这么快呢?什么是黑技术?在动力锂电池行业地位如何?


  动力锂电池的新动力黑马


  近年来,中国动力锂电池市场竞争加剧,包括国外品牌,松下, 三星, LG、SK等日韩公司在华大不断拓展动力锂电池业务,宁德时报、比亚迪、国轩高科技等国内电池公司发展迅速。然而,自从2018年蜂窝能源完全脱离长城汽车,面向全行业发展后,动力锂电池的市场格局被打破。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今年1-3月发布的国内动力锂电池装机容量排名数据,蜂窝能源为0.48GWh,占2.1%,排名第七。需要了解的是,蜂巢能源最早出现在去年9月的国产动力锂电池装机容量前10名名单中,排名第十。仅仅几个月后,蜂巢能源凭借黑马之势迅速升至第七位,仅次于孚能科技和国轩高新。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在深度培育国内市场的同时,蜂巢能源已经将目光投向海外。据报道,该公司已与欧洲一家大型汽车公司签署了7GWh的采购合同。据报道,随着产量的增加,该公司的出货量将在2021年达到行业前五名。但格视汽车认为这个排名只是暂时的,未来蜂窝能源很可能会继续上升。


  那么,为什么蜂窝能源发展这么快呢?根据数据,蜂巢能源的前身是长城汽车的动力锂电池部门。自2012年起,开展动力锂电池预研究。2018年,从长城汽车完全剥离出来,面向全行业独立开发,正式更名为蜂巢能源。


  独立后,蜂窝能源专注于下一代电池材料、电池、模块、BMS、储能和太阳能技术的研发、制造和创新。并且已经在全世界迅速部署。目前,它在全球6个国家拥有7个R&D中心和5个制造基地。预计2025年计划总产量达到200GWh,成为锂电池行业的“生力军”。一些黑科技的祝福


  在此次上海车展上,蜂窝能源推出了2021年创新日计划。在此次活动中,蜂巢能源不仅宣布了电池产业化的最新进展,还宣布了一系列针对当前动力锂电池安全痛点的创新科技成果,为全球电气化发展注入信心和动力。


  蜂窝能源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红新,表示,产品技术创新已经成为蜂窝能源引领未来的强大后盾。


  电池快充技术是目前解决充电便利性的关键突破,也是汽车公司和动力锂电池公司竞争的主战场。


  在这个创新日计划中,蜂巢能源首次公布了全新的快充技术和相应的电池,可以充电10分钟,行驶400公里。其中,第一代蜂速快充电池为158Ah电池,能量密度为250 Wh/kg,2.2c  快充可达到16分钟, 20-80% SOC时间,可在年底前量产;第二代4C  快充电池容量165Ah,能量密度260Wh/kg以上,20-80% SOC的快充时间10分钟,预计Q2 2023年量产。


  值得一提的是,无钴电池作为动力锂电池技术演进的一个重要方向,已经成为全球业界的共识,其产业化进程备受业界关注。特斯拉,是第一个提出无钴概念的国家,但在今年9月的电池日却未能实现。作为国内最早提出发展无钴材料和电池的蜂窝能源,在这个电池日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宣布无钴电池接受客户预订。按照方案,蜂巢能量无钴电池覆盖EH的两个平台,可以实现A00-D级车辆的全场景应用,覆盖300 km到800 km的所有车辆。届时,它也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家实现无钴电池批量生产的电池公司。


  此外,蜂巢还专注于在许多细分领域展示其产品系列矩阵,如BEV、HEV、BMS、轻型汽车和储能。


  其中,在混合动力汽车领域,蜂窝能源今年推出了基于软包装系统的混合动力汽车电池,在RT3C/3C30-80%SOC条件下,其循环寿命可达4万次。在高低温性能、充放电倍率性能、DCIR性能和动力性能方面优于其他同类产品。基于这种电池芯的蜂巢能量HEV电池组采用无模块集成技术的软包,系统集成度更高,散热设计低,空气冷却,可显著降低整车系统成本;也能满足-35-60的温度范围。


  行业和人才创新是关键


  在一系列行业领先的技术和产品背后,蜂巢能源的创新公司基因。毫无疑问,动力锂电池行业已经进入了一个规模、技术、资金、人才竞争的新时代。在国外巨头和国内领先公司的双重攻击下,新动力锂电池如何抢占自己的蛋糕?这是一个很多人都很好奇的问题。蜂巢能源除了拥有黑技术外,在产业和人才创新上也不遗余力。在此次创新中,日,蜂巢能源当场宣布成立蜂巢资本,与社会资本SDIC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招商引资,一期斥资20亿设立两个成长创新基金,为蜂巢能源的创新生态系统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


  据了解,这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资公司,由资深工业投资者和行业专家组成。蜂巢资本CEO  崔东旭,表示,“蜂巢资本依托长城控股集团强大的产业背景,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从上游材料到中核心零部件,再到下游生产,实现整个产业链的整合。同时,探索新的市场销售模式,提高市场渗透率,延伸和改善用户体验,打造智能出行的完整生态闭环,帮助当地动力锂电池行业创新升级。”


  为了更好地推动产业创新,蜂巢资本还推出了创新产业合作伙伴招募计划,不仅与机器之心达成战略合作,还计划招募智能领域的20家跨学科合作伙伴,将先进的智能技术应用于动力锂电池行业的生产中,实现锂电池行业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上下游产业链的跨境融合,加快蜂巢能源在智能领域的全球布局。


  在人才创新方面,蜂巢能源与世界知名职场社交平台英,合作,启动创新先锋蜂科学家招募计划,招募全球100名科学家投身动力锂电池研发,为行业自主研发创新注入新鲜血液和储备人才。


  蜂窝能源为何推出创新日? 杨红新在接受格视汽车采访时表示,目前全球动力锂电池行业的发展格局已经比较清晰,中, 日和韩仍占据主导优势,但欧洲正在快速追赶。我国动力锂电池行业虽然有一定优势,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基础材料技术研发积累不足;先进的生产技术和高端设备仍然相对依赖进口;在人才储备方面,高精度人才明显不足.这些问题长期制约着中国动力锂电池行业的发展。



  总之,独立近4年的蜂巢能源,成绩斐然,未来前景广阔。有业内人士预测,按照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未来几年将是纯电动汽车的爆发期。作为一家新的电池制造商,蜂窝能源得到了长城汽车的支持,随着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蜂窝能源的全球总产量将远远超过其未来的预期数据。根据蜂窝能源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红新,的计划,蜂窝2021年的目标是成为国内装机容量前5名。


  在生产布局方面,自2021年以来,蜂巢能源已宣布在遂宁和浙江湖州, 四川建设两个200兆瓦时的动力锂电池生产基地,连同其在金坛, 常州,第三期的60兆瓦时项目,计划在德国,建设的24个GWh电池厂和PACK厂,蜂巢能源正朝着2025年全球200兆瓦时的产量冲刺。另外,据悉,蜂巢能源有意在2022 -2023年完成IPO。目前,蜂巢能源正在进行战略融资。今年4月,蜂窝能源完成了SDIC投资35亿元人民币的融资,并将继续开展IPO前融资。


  在全球汽车电气化浪潮下,动力锂电池的市场结构仍然充满变化。未来,蜂窝能源很可能与宁德时报、LG和比亚迪等大公司平起平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