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将深入贯彻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战略,坚持创新、集成、开放、合作的理念,不断优化标准体系,加快关键标准的制定,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标准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中的主导作用,支持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高质量发展。
一、不断优化标准体系
(一)加强标准顶层设计。以产业规模发展和新技术创新发展需求为导向,全面梳理电动汽车发展中的标准项目和未来五年的标准规划,加强重要标准的前期调研和效果评估,注重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法规的比较,分阶段确定建设目标和重点工作节点,完成新能源汽车领域“十四五”标准体系的编制。
(二)制定标准工作路径。根据新能源汽车及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和产业发展需求,提出了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中长期发展目标,编制发布《中国电动汽车标准化工作路线图》第三版,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整合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第二,加快制定关键标准
(1)电动汽车领域:完成电动汽车碰撞后安全要求标准的技术审查,对在用电动汽车的安全性能评价方法和试验程序进行预研究;完成纯电动汽车能耗和续驶里程、混合动力汽车能耗测试方法标准的制定,并履行审批手续;推动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性能试验方法和标准的修订。
(2)燃料电池汽车领域:加快制定燃料电池电动车氢化枪、氢化口等标准,完成氢化通信协议的标准制定;推动建立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碰撞后安全要求等车辆标准,低温冷启动、能耗和续航里程、动力性等车辆试验方法标准,以及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发动机、空气压缩机、车载氢系统等关键零部件标准。
(3)动力电池领域:开展满足不同需求的动力电池安全测试方法标准预研究,加快建立动力电池电气性能和循环寿命相关标准;开展动力电池规格尺寸等标准修订前期研究,完善动力电池模块化标准体系;完成动力电池回收排放规范、梯级利用产品标识等标准的技术审查,并就梯级利用设计导则、回收服务网点建设规范等标准征求意见。
(4)充电和代电领域:完成导电充电电磁兼容相关标准的审核和批准,征求对导电充电安全要求的意见,推进充电接线装置一般要求相关标准的修订,开展大电流充电试验验证工作;加快制定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互操作性要求和测试、电磁兼容性等相关标准;完成电动汽车更换安全要求和标准的审核和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