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动力锂电池市场将会继续增加
随着全球对新能源汽车需求的加速,动力电池上游的关键原材料将在2021年面临明显的“价格通胀”。
因此,基于BOM的电池组采购成本可能会影响汽车公司的下一步电气化决策:
首先,在全固态电池等突破性创新商业化之前,差异化的锂离子电池材料体系将满足差异化的终端应用场景。
在主流动力电池路线中,三元系统路线的BOM电池组受上游原材料价格影响较大,磷酸铁锂路线的BOM电池组受影响相对较小。不排除更多车型会因为经济原因转用磷酸铁锂路线。
同时,汽车公司及其电池供应商将不遗余力地不断创新动力电池技术,以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第二,低端车型的电池成本一般占比较高的比例,这意味着汽车公司生产这种车型的电池组压力更大,更有动力在车辆配置上降低成本,或者选择流线型的方案来实现大规模标准化生产、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的目标。
但对于高端车型的汽车厂商来说,电池组的成本压力相对较低,他们将能够升级配置或增加可选选项,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塑造品牌形象。
第三,考虑到动力电池的高成本比率及其对车型竞争力的关键影响,不难理解为什么特斯拉、大众等全球领先的汽车公司不仅不满足于锁定长期电池供应协议,还专注于“内部”电池容量的建设,甚至深入参与下一代动力电池和电池材料系统的研发。
此外,由于电气化、智能R&D和转型所需的巨额资本投资,以及车辆企业管理层在转型中所需的决心和勇气,未来终端车辆的全球市场结构将发生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