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价格上涨,无疑是近期市场热议的话题。但在此之前,三元锂电池价格的持续上涨,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呈现出量价齐升的态势。尤其是7月份以来,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延续了增长态势。乘联会数据显示,7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5万辆,同比增长近50%。 与此相伴的是电池价格的上涨。据了解,今年以来动力电池价格已上涨20%至30%左右,一些主流企业报价已经突破每千瓦时1000元。 对于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和动力电池价格走势,有分析人士认为,未来随着动力电池市场竞争加剧,价格或将逐步回归理性。
动力电池成本占新能源汽车成本的一半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成本结构中,动力电池成本约占50%。因此,动力电池价格的持续上涨,也被业内认为是影响新能源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据了解,动力电池成本包括正极、负极、隔膜等材料的成本以及生产制造成本、营销和管理费用等。其中正极材料占据了整个动力电池成本的60%左右,而正极材料中又以三元材料占比最高。 此前有数据显示,从2017年到2018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采购电池平均单价由4.77元/Wh下降至2.45元/Wh。因此,此次三元锂电池价格上涨,无疑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
动力电池价格快速上涨,原因何在?
在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大增的背景下,电池价格也迎来了上涨。据了解,7月份三元电池主流报价已经突破每千瓦时1000元,部分企业甚至涨到了每千瓦时1600元左右。 电池价格快速上涨,主要原因在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在正极材料方面,正极材料的主要原材料包括钴酸锂、镍基复合材料等。原材料的大幅上涨导致动力电池成本上升。与此同时,受疫情影响,全球物流成本和人力成本有所上升。 在行业人士看来,电池价格的持续上涨会对新能源汽车市场造成一定影响。而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未来这种影响可能会逐渐显现。
量价齐升的背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前景如何?
从今年年初的补贴退坡,到4月份特斯拉在上海超级工厂的投产,再到7月份特斯拉 Model 3交付量首次突破万辆,再到近期蔚来汽车的股票创下新高,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了一片繁荣。 乘联会方面认为,在国家政策引导和地方支持下,今年上半年新能源车产销同比均实现了快速增长。其中6月产销分别完成10.5万辆和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了117%和115%。预计随着各地促消费政策的进一步落地和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进一步下调,下半年新能源车销量有望保持较高增速,预计全年销量将超过20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25%。
动力电池企业“内卷”加剧,企业如何应对?
“动力电池企业的‘内卷’加剧,既有市场的原因,也有电池材料价格上涨和动力电池原材料紧缺的原因。”有分析人士表示,未来随着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动力电池企业在成本上的压力将持续加大,但这也给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产业带来了新机遇。
05动力电池价格上涨,还会持续吗?
虽然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但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部分企业面临着成本压力。业内普遍预计,接下来新能源汽车销量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受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影响,动力电池价格将趋于理性,且未来仍有涨价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