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充电原理是什么:锂电池的充电方式主要有恒流恒压式(简称 PFC)和恒压恒流式(简称 PI)两种。 这两种方式都是通过一个变压器,把高压直流电转变成低压直流电。 因为锂电池的电压相对较低,因此这种充电方式比较适合于小电流的充电,例如给手机充电。同时由于锂电池本身存在能量密度低的缺点,因此用这种方式给锂电池充电时,同样要考虑能量密度的问题。 以 PFC为例,整个过程需要三个部分组成: (1)把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 (2)把直流电转换成频率较高的高频电流; (3)把高频电流转换成电压较高的直流电。
1、恒流恒压充电
根据电池的实际电流,通过一对相互绕组的变压器,将220V的电压转变成相对较低的12V直流电压。输入时,电池两端压降(即电池本身所能承受的输出电流)为零。此时电池充电开始,充电电流保持不变。在这个过程中,只要输入的电压不变,电池组的实际输出电流就恒定不变。 根据以上原理可以知道:只有锂电池本身产生一个恒定的电流而其他两个电极上没有电压,并且锂电池是恒流充电,所以它更适合于小体积、大容量和高功率三类锂电池。
2、恒流与恒压混合充电
把恒流和恒压混合,以获得较高的电压,因为实际充放电的过程中,电池会不断地消耗能量,所以为了使电池能保存更多的能量。 一般使用在电池容量不太大,或者在电池温度较低时进行充电。混合充电一般是对小容量锂电池进行快速充电时采用。
3、定时充电法
定时充电法是将电池的电流限制在一个固定的范围内,而不是按恒定的电流进行充电,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应急充电,并可有效地延长电池寿命。定时充电法可以简单地分为三个步骤:(1)将电池从电源中取出后进行充电,此时的电流相对较小;(2)当电压下降到设定的值时,先对电池进行小幅度充电;(3)当电压升高到设定值时,再对电池大幅度进行充电。定时充电法要注意三个问题:(1)在电池电量未达到要求时,不要开始为其充电;(2)在给电池充电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外部因素对电流变化的影响;(3)当电压达到设定值时,要及时终止对电池的充电器。
4、间歇充电法
电池在充电过程中,为了保持电池容量,必须不断给电池补充能量,否则将会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但是由于蓄电池的充电曲线为非均匀的,而放电曲线又是尖峰状的。因此在电池实际充电过程中,需要采用间歇充电法,以减少在不同的阶段所消耗的能量,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