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低速电动车的发展速度很快,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超过50%。一些人甚至将低速电动车称为“第四代国民汽车”,在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之后,低速电动车也在迅速的发展。大阳巧客、雷丁等品牌的知名度更高,产量逐年攀升,但在春季来临之际,关于“国民车”的标准,却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与传统的汽车及「高速电动车」相比,「低速电动车」具有速度慢、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节能、灵活等特点,是短距离出行的有力交通工具。有资料显示,2016年我国低速电动汽车的总销量已达四百万辆,所以有专家表示,如果再以铅蓄电池做为动力源,将会导致大量的电池报废,而在回收和冶炼过程中,会产生严重的铅污染,不但对人类的身体和环境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电池的污染问题是一个“伪命题”
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铅质电池和锂电池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同?其实铅电池本身是没有任何安全隐患的,它的出现已经超过160年,技术非常成熟,至今还没有任何一种新的技术能够取代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和使用寿命都有很大的优势,而锂电池的使用,会让电动车的重量更轻,续航能力也会更强,但价格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两种电池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但前者更适合目前的市场发展,而后者则会随着模块化、系列化、生产能力的不断提升而逐渐取代铅电池。
归根结底,争论的焦点还是在电池的安全上,但也有人表示,“问题不在于环境,在于如何管理。”目前,铅电池的再生利用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比如天能,一年的产能就达到了三十万吨。在国外,铅酸蓄电池的治理并非是一项污染产业,而是一项管理上的问题。有业内人士甚至向传统汽车业提问:“中国传统的汽车在2016年销量达到2800万台,即使用了2800万个铅电池。难道就没有人质疑传统汽车业的环保问题吗?”
低速电动车的品质可靠
对一般的消费者来说,低速电动车就是“老龄代步车”,质量差,质量差,质量差,价格便宜。不得不说,在这个行业的早期,无论是从做工还是从品牌的力量,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现在,很多有实力的公司都进入了这个领域,比如乐视,比如传统的制造业,比如大杨。高速发展的低速电动汽车产业,伴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技术专利的不断涌现。
慢不等于低质量,像大阳巧客这样的老牌公司,已经开始雇佣美国知名的汽车设计师,他们有着完善的安全检测系统,产品的品质也符合欧洲的要求,并且出口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拥有上百个专利技术。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在市场规则的驱使下,低速电动汽车正在不断地进行创新与变革,新技术、新专利不断地被引入到产品的设计当中,整个产业正在向着一个良性的方向发展。
而随着电动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从量到质的转变,成本的降低会推动低速电动车的锂电化,所以,在制定的时候,要遵循市场的规律,尊重国家的利益,不要“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