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磷酸铁锂电池在低温下的表现较差,在低温下不能适应特定的低温气候和恶劣的环境。在低温时,可以显著降低铁锂电池的充放电能力和充放电能力。这是怎么回事?接下来,就让存能电气的编辑们,给大家讲一讲吧。
磷酸铁锂是一种以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质为电解质的材料。低电压条件下,锂电池放电电压平台下降,放电容量低,容量衰减快,倍率性能差。
低温特性的磷酸铁锂电池
1、生产环境.
作为一种化工原料众多、工艺复杂的高技术产品,对环境的温度、湿度、粉尘等都有着极高的要求,若不进行适当的调控,电池的质量就会发生变化。
2、导电性差、锂离子扩散缓慢
高放大率充放电时,实际比容较小,一直是困扰磷酸铁锂电池工业发展的难题。磷酸铁锂至今仍未大规模使用,是目前最大的问题。
3、材料方面的效果
磷酸铁锂阳极的电导率很低,而且极易发生极化,导致容量下降;负电极的充电方式,主要是为了降低电池的安全性;在低温下,电解质的粘度会增加,锂离子的迁移电阻也会增加。第四种是粘合剂,这种粘合剂对电池的低温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4、正极物质,正极物质
正极材料的三维结构对磷酸铁锂电池的扩散速度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低温下。结果表明,在-20℃下,磷酸亚铁锂和镍钴锰三元电池的放电能力仅为67.38%,而镍、钴、锰三元电池为70.1%。
5、高熔点的溶剂,
锂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含有高熔点的溶剂,使其在低温下的粘度增加,在较低的温度下会出现电解质的凝固,从而使其在电解质中的传输速度下降。
6、 SEI薄膜
在低温条件下,磷酸铁锂电池的 SEI薄膜会变得更薄,而 SEI薄膜的阻抗会使锂离子在 SEI薄膜中的导电率下降,从而使锂离子在低温下的充放电产生极化,从而降低充放电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