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锂电池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锂电池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够在-50℃~85℃环境中正常工作。它的寿命较长,而且成本低廉,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电池种类,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电池种类之一。目前生产锂电设备使用主要是磷酸铁锂(Li)和锰酸锂两种动力电池。但是也有其他种类的锂电池适用于低温环境来工作。下面我们来看一下锂电池低温使用性能较好的几种类型。
1、低温活性物质锂离子电池
活性物质锂电池(NCA)是以 NaCl为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这类锂离子电池可直接工作于-20℃~-55℃环境中,对环境温度的要求不高。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1 C电流充放电,10 C温度循环,18 C循环寿命(一般在1000次左右)。但若将低温环境中产生高温的 NaCl与电解质反应以产生锂离子,其反应速度则会更快一些;若放电温度降至-40℃以下或者过高时也会发生这种反应,因此这类锂离子电池不适合于-50℃以下进行生产。另外,低温环境中产生的 NaCl与电解质反应生成气体放电也会引起一定程度的循环不良。
2、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负极材料的种类较多,常见的负极材料主要有碳基负极材料和石墨负极材料。碳基负极材料具有高电导率、较好的可逆容量及良好的循环稳定性;石墨负极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较好的离子传导性,在低温条件下有很好的稳定性;碳基负极材料具有优良的循环稳定性与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可通过多种方式提高电极材料寿命及降低成本;石墨负极材料不含有锂金属杂质,使其具有优异耐酸、耐碱性能,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以及优异的低温性能。碳基负极材料一般有钛酸锂、钛酸钡、碳基、锰酸锂等,其负极材料通常使用氧化石墨烯或者金属锂等作为负极材料。其中钛酸锂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锂电池负极材料之一。此外还有纳米钛酸锂等研究进展较大的新型负极材料,但它们在低温下并不稳定,且在低温下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
3、低温充放电电极
锂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分为充放电阶段。充放电阶段是锂离子在电池内运动和从电池内部排出过程。而随着温度的升高和电子密度的提高,电池内部发热严重,从而导致电池内部产生大量温度梯度。充放电阶段是充电到放电阶段的剩余容量与放电功率之和最高值。而目前锂电池低温充放电性能最好的是镍氢电池。镍氢电池在充电温度低于50℃时其充放电性能仍很好。虽然镍氢电池在使用中也有很好的低温性能然而目前的镍氢电池充放电性能依然不尽如人意,主要是因为镍氢电池充放电温度低于5℃时导致锂离子从电极脱出并从外部排出。